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图片>乌伤百态 正文

坚毅豁达的家风影响几代人

发布时间: 2015-11-05 10:15:52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应悦

  人们常说:家是人生最初和最后的港湾。人的生命与成长,一生中物质与精神食粮,都源于家的供给。家,对人生影响至深至厚至重,而好的家风,更有无形的默化力量,渗透在每个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辈们自觉传承。

  家庭简介

  杨芝碧现年93岁高龄的杨芝碧老太太育有四子,儿子们都已过花甲之年,膝下儿女成群。全家26口人四代同堂,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家训箴言

  乐观豁达勇敢坚毅诚实守信

  家风故事

  11月3日,在杨老太位于绣湖小区的家中,记者初次见到老太太本人。只见她身穿一件紫色外套,头戴紫色毛线帽,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面容慈祥清秀,说话爽朗清晰,只是耳朵有点听不清楚,腿脚也有些许不便。

  从小儿子和孙子口中得知,杨老太曾经历过民国末期的黑暗、抗日时期的动荡、文革期间的混乱,经历过背井离乡的无助、早年丧夫的悲痛、一贫如洗的困境。为了培养四个儿子读书,她曾变卖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只身一人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勇敢坚毅的心,撑起一个家。

  “我母亲一生经历过很多磨难。”小儿子何孝碧说,母亲原是四川人,跟着当兵的父亲从四川来到义乌,夫妻二人开了个小店做点小生意。没想到,当小孝碧还在襁褓中时,父亲就突然离世了,留下一家老小,从此母亲肩负起一家的生计重担。

  那时候,杨老太在县土特产公司上班,为了能够多挣点钱,她经常挑着货担下乡去叫卖,一天走上几个村,起早贪黑,不怕辛劳。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和优异,杨老太被评为单位的先进积极分子,还被单位获批延迟退休。这么多年,杨老太常对孩子们说:“杀猪要杀过喉,做人要做到头。”就是说处事应干脆利落、实事求是,为人要诚实守信、有始有终。

  “母亲的乐观豁达和勇敢坚毅对我们的影响很深,对我们来说是耳濡目染,深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我们四兄弟从小就有一个信念:虽然没有父亲,但是我们自己要争气,要靠自己努力奋斗。”何孝碧告诉记者,虽然没有背景、没有家世,但他们兄弟四人靠着自己个个有出息。大哥是老实人,一直都本本分分的,二哥是军人,三哥是医生,何孝碧现在也退休了,家庭美满。何孝碧说,母亲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如今应该享享清福了。可因为腿脚不便,杨老太不便外出,四个儿子便亲自轮流照顾杨老太,让她安享晚年。

  而在孙子何晓锋的记忆中,杨老太从县土特产公司退休后并未空闲下来,她还在当时县前街的五金公司门口摆了个卖洋大红的小摊。那时,百姓家里逢年过节或操办喜事,做红馃染花生都是自家亲自制作,需要用到染色的洋大红。杨老太卖的洋大红各种颜色都有,而且货真价实,在十里八乡都有一定的名声。何晓锋上小学时经常待在杨老太身边,杨老太卖洋大红用的是一杆挂着个铁盘的小秤,有顾客光顾时,杨老太总是用小勺边往秤盘里添洋大红边说:“你放心,我做生意老老实实的,绝不少你的秤。”顾客们光看杨老太这殷实的劲儿,心里就觉得踏实。

  “我中学毕业后就踏入了社会,当时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麻头’,不知道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正好义乌丝绸厂招工,我进厂做了一名机修学徒,修理工作又脏又累,而且厂里的伙食也不好,奶奶叫我有空就到她那里去吃饭。但每次去她总会先交代我干一些活,如买煤饼、劈柴、到池塘里捞萍等事情,活干完了,吃起饭来也特别香。每次吃饭时,奶奶总是会往我的碗里夹菜,说‘慢慢吃,吃饱来。’我在奶奶的关心下慢慢懂得了先苦后甜的道理。”何晓锋回忆说,他19岁时应征入伍,当了一名坦克兵。出发前杨老太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给他饯行,席间杨老太说:“到部队里要遵守纪律,要服从组织,还要积极争取自己的前途。”这寥寥数语让何晓锋谨记在心。在部队里他刻苦训练,认真学习,因表现突出而获得“优秀士兵”的嘉奖。

  “现在不管多忙我总会定期来看望奶奶,奶奶还是经常和我谈起她的人生经历和做人的道理。随着年岁的增长,奶奶会经常重复以前的话题,但我却一点都不觉得乏味。因为每次都能从奶奶的话语中感受到很多正能量。”何晓锋说,如今他也经常将杨老太的谆谆教导说给子女听,让他们学会乐观、豁达和勇敢、坚毅,学会诚实和守信。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朱宇婷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