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正月初二的团聚虽说已过去10多天,但现在回忆起来,赵玲巧(户籍名字赵巧玲)仍热泪盈眶。赵玲巧今年39岁,义乌福田街道长春社区人。1990年,年仅13岁的她被人以去福建打工为名拐走。26年后,在金华、义乌警方及“宝贝回家”亲子网志愿者的帮助下,她终于与亲生父母团聚。正月初二,赵玲巧回到义乌与亲生父母过新年。
39岁的赵玲巧第一次有了身份证,兴奋不已。
当天下午1时许,赵玲巧一家三口抵达义乌火车站。见面后,母亲赵云仙紧紧挽着女儿的手,一刻都不放松,眼角泛着泪花,一直念叨着“回来了就好”。赵玲巧有一儿一女,由于嫁到河南的女儿怀上二胎,这次只带了丈夫和儿子来。
赵云仙挽着女儿的手,一刻都不放松。
家人们带着赵玲巧来到国际商贸城一区、长春社区老年协会等地,寻找儿时的记忆。被拐26年间,赵玲巧一直生活在福建南安市九都镇乡下。当看到旧城改造后的长春社区、BRT(快速公交)、国际商贸城一区西大门时,她的脸上写满了惊讶。
赵云仙向女儿介绍义乌近几年的变化。
“爸爸,那个地方以前是铁路,铁路下面有个桥洞,小时候你带着我们养鸭子。”在洪溪边,赵玲巧拉着父亲赵锡华的手,兴奋地叫了起来。赵玲巧说,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一家人在一起,无忧无虑。在长春社区老年协会,赵玲巧拿着堂灯,抚摸了半天。那时候的正月里,长春社区都要迎龙灯,八九岁的她就经常帮大人们举堂灯,哥哥则在队伍里迎龙灯,一路上,兄妹配合默契。在长春社区老年协会会员公示栏的照片中,赵玲巧很快把父亲的四个兄弟认了出来。
赵玲巧很快认出照片上父亲的四个兄弟。
赵锡华一家为人正直,非常和善。知道他找回女儿了,隔壁邻居都很开心。邻居吴美良说,女儿被拐后,赵锡华一直愁眉苦脸,现在终于可以开心了。
赵锡华与赵玲巧的女儿通过视频聊天。
正月初二晚上6时30分许,一家人包好饺子,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厂里的工友对我都很好,家里现在还买了电视机。”近几年,赵玲巧在福建南安市九都镇一鞋厂上班,每天工作16个小时,收入微薄。但她一直安慰父母,表示自己在福建过得很好。赵云仙说,26年间,女儿受过的苦,只有她自己清楚,从现在开始,再也不想让女儿受苦了。
“未来怎么打算,我还没想好,不过,不管在哪里生活,我都希望能当一名志愿者,帮助丢失孩子的人找到亲人。”赵玲巧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