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创新驱动的核心。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不少义乌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3月5日,义乌创意园“牵手”中国美术学院,搭建了一场高校与企业的产业交流活动。30余名中国美院师生到义乌参观考察,不少义乌企业与来自高校的优秀创意人才展开了一场零距离的接触。
华鸿或与中国美院联姻
“不仅仅是颜料,纽扣、橡皮绳都可以‘画’成一副画作。”义乌华鸿控股集团一名员工,指着一副由纽扣制作而成的《蒙娜丽莎》画像介绍———中国美术学院师生义乌行的首站,来到了华鸿控股集团。一走进公司,30多名师生就被各类装饰画吸引了,他们一边欣赏画作,一边听着讲解。
对不少义乌企业来说,已过去的2014、2015年是名副其实的“寒冬”。全球经济的疲软,让企业的业绩不断下滑,个别企业甚至因订单锐减、资金运转不畅,面临倒闭的风险。
“外部因素并不能完全左右一家企业的兴衰,内部的运行才是成败的关键。”华鸿控股集团副总裁王爱香认为,未来企业的竞争力不是硬件的竞争,更多的会体现在人才这个“软件”上。因此,集团一直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此前与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均有交流,今后也将考虑与中国美院的“联姻”。
据悉,作为义乌画框行业的巨头,华鸿控股集团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取得了稳步增长。2015年,集团的全年销售额相比2014年增长了约15%。目前,华鸿控股主要生产销售油画、镜框、画框、工艺相框、PS线条等产品,年销售额超过7亿元,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装饰画及相框制造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创意园将搭建“孚梦空间”
巧的是,入驻于义乌市创意园的企业———创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是义乌第一家本土工业设计企业,它的创始人刘沛龙刚好是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现任教于义乌工商学院建筑与艺术分院。从带领学生成立工作室到创办自己的公司,这位来自江苏的创意人才,已在义乌找到了“归属感”。
“义乌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产业链全,不管你想做什么品类,都可以找到供应商,把创意转化为产品。”座谈会上,刘沛龙向来访的校友和老师,分享了创业心得。
对于文化设计产业而言,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义乌设计人才最集中的园区,创意园近年来亦积极帮助企业搭建人才引入“桥梁”。
义乌市创意园综合业务部主管张淼介绍,未来园区将继续在创意人才的引进上发力。除此之外,园区今年还将搭建“孚梦空间”,致力于挖掘、培育义乌个性独立设计师,助力义乌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该计划下,先入驻园区的独立设计工作室,将通过“孚梦空间”为全国的学子实践基地以及义乌市工商学院的学生提供“众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