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图片>乌伤百态 正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孩子抓起 非遗传承人邀孩子们“玩泥巴”

发布时间: 2016-02-26 09:36:42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樊婷婷

  缸窑村陶艺体验中心内,家长陪着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前晚,义亭镇缸窑村陶艺体验中心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100多名小朋友和家长坐在长条桌子旁,有的捏泥猴,有的塑泥人,有的做陶罐,有的制泥碗……一眼望去,一张张带着陶泥的笑脸如花般绽放。

  据悉,当晚缸窑村陶艺体验中心正在举办义亭镇团委和缸窑村主办的向传统文化致敬主题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陶艺体验环节中,义乌陶艺制作传承人陈云龙现场制作泥猴等作品,件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缸窑村制缸老师傅胡师傅,现场演绎古法制陶技艺,娴熟的动作、精湛的技艺让人不禁叫起好来。两位艺人的现场演示,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带领大家领略了陶艺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亲子课上,省级特级教师余巧娟作了“相信孩子静待花开”的主题演讲,告诉年轻家长们如何在孩子成长中正确引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趣的亲子活动“缸窑捞月”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其乐融融。

  “妈妈,你看,这个泥人笑得很美吧”、“原来我们吃饭的碗是这样做出来的”、“我来捏一个孙悟空送给爷爷”……孩子们一边玩着陶泥一边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个个喜不自胜。陶艺体验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充分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同时让孩子们展示个性,发挥创造力、想象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制作的陶罐,很漂亮吧。”读一年级的胡羽佳豪指着和妈妈一起完成的作品,一脸兴奋:“我最喜欢陈云龙老师制作的泥猴了,像真的一样。”陈云龙是市陶艺协会秘书长,一直致力于陶艺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杭畴小学的陶艺老师。创作之余,他会教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做陶艺。看到孩子们现场制作的陶艺作品,虽然技艺算不上高超,但件件做得用心,充满想象力,陈云龙很是欣慰。

  活动不仅让孩子有了新奇时尚的体验,也给了家长一个与孩子沟通交流、增进亲子感情的好机会。参加完活动,东河小学五年级的于子翔同学显得特别高兴:“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和表弟都还没有玩够。能这样开心地跟妈妈一起玩陶泥真是太爽了。这么好玩又增长知识的活动,下次我们还要来参加。”

  “要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传承下去,还要发扬光大,就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它,喜欢它。我们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与传统陶艺来个‘亲密接触’,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进对陶文化的了解。”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说。

  义亭镇缸窑村曾因陶艺制作兴盛。据了解,缸窑村的制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远近闻名。近几年来,缸窑村充分挖掘村内独有的优势资源,设立古时陶艺产品陈列室和传承制作陶艺体验厅等,重现当年的火热制陶场景,打造记忆文化精品,古村文化保护焕发勃勃生机。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朱宇婷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