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老人后大家合影留念。
除夕夜,万家团圆的日子。下午5点,正当大家准备吃年夜饭时,一条紧急的微信信息传到了每一位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队员的手机里:当天中午11点,尚经有一位老人失联,家人已苦苦寻找了几个小时,老人还是不见踪影……
收到信息后,队员们一边抓紧吃饭,一边关注这条信息的后续情况。紧接着,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负责人发出了指令:在义乌过年,或者在附近过年的队员,马上赶到城区,在稠城、后宅、稠江、北苑、廿三里一带,沿公路两侧搜寻。
于是,救援队员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带上专业搜救工具,从四面八方赶到义乌城区。此时信息也一条条传来:失联老人名叫骆华法,男性,今年72岁,因病不会讲话,后脑勺有一疤痕,耳朵大而长,上身穿黑色棉衣,领口带貂毛,下身穿深色裤子、灰色球鞋,走失时手提一个白色纸袋。
老人的家人此时心急如焚,而救援协会的队员们心里也明白,如果找不到老人,后半夜的寒冷天气将会击倒老人,后果可想而知。
下午6点,队员们迅速前往诚信大道杏园村临时指挥部集合,现场一清点,共到了56名队员。指挥部把队员们按3人一组编排,分成十几个小组前往村子附近及沿途公交车经过的路线、公交车站点进行摸排搜索。与此同时,指挥部又派一路人,联系了义乌恒风公交分公司总经理王卫东,要求连夜协助查看公交车的监控录像。除夕这天的公交车下午3点后已停开,全部停在江东客运站内。而停开后的公交车由于没有供电,监控录像不能上传,需要到现场用U盘拷贝后,在电脑里查看。
王卫东马上联系了稠廿公司的经理,由于经理在上溪过年,一时赶不过来,经理马上指派副经理吴坚浩赶到了江东客运站,并且联系了廿三里到江东站线路的一车队队长金小英配合查看监控录像。恒风公交分公司技术保障部副主任鲍健华,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条信息,也急匆匆地放下碗筷,赶到了江东客运站。
此刻,时间就是生命。
在临时设立的救援指挥部里,陈明、陈浦生等队员分析,老人可能是想回家,错过时间后没坐到公交车,就想走路回家,结果方向走错了。于是,他们安排部分队员在城区至后宅的商城大道、城北路、宗泽路、机场路沿线及附近各支路小区搜索,另外又安排一部分队员到后宅捜寻。
晩上8点半,临时指挥部接到一位市民的电话:下午6点半左右,有人在位于后宅街道辖区的国际商贸学校附近看见过疑似失联老人。但指挥部想与报料人确认时,却因对方手机关机,联系不上。
指挥部人员考虑到在老人居住的村子附近已经找了近3个小时仍无果,于是果断通知所有队员重点捜索报料人提供的疑似老人出现过的区域。
晩上9点25分,失联老人的家人在江东客运站发现了老人坐车时的监控录像,同时,无线电台里也传来队员楼小波的声音:在商城大道与洪深路交叉口附近发现疑似老人。听到消息,大家迅速赶往那里,经确认,的确是他们要找的失联老人。
除夕夜,一场紧急救援的小夜曲,终于完美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