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图片>图看天下 正文

探究八婺,从博物馆出发吧!

发布时间: 2016-02-04 13:33:55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赵晓

  金华博物馆开馆后,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参观。金华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分别是“八婺古韵”、“神奇大地”、“乡土民风”、“百工之乡”和“诗书传家”,从历史学、地质学、古村落、工商文明、文学艺术五个角度讲述了金华。逛完金华博物馆,或许你对于金华还有许多好奇,那不妨在春节假期带上孩子到实地去一探究竟。从博物馆出发,选一处,去体味金华风情,了解金华文化。

  ◆感受金华土地的奇幻

  “神奇大地”展厅是个小型“金华自然博物馆”。从地质学和自然科学角度看金华,讲述了金华的地质发展史、展示了金华特色地质地貌,回望金华地区古生物。从这里出发,可以去看看金华的地貌,几座颇有特色的山也是出游的好地方。

  火山熔岩

  火山熔岩柱状节理是火山熔岩在冷却过程中热应力作用的产物,呈柱状节理构造。横截面通常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直径10~70厘米,长可达30米以上。金华地区以东阳、永康、磐安为代表。

  侏罗纪时期,磐安大盘山地区火山活动频繁,形成高山深谷和火山遗迹。磐安大盘山地质公园中有亿年火山湖,由中心式火山喷发而成。原有三个湖,东湖和中湖现已成沼泽,西湖面积约6700平方米,三面环高坡、一面出口,四周的流纹岩层由湖中心较缓地向四周倾斜。此外,随着火山活动减弱,火山再次喷发时,岩浆数量减少,流经花溪填塞沟底,形成长约3000米的平板溪,呈现出平坦如板的河床奇观。夹溪河谷段的十八涡壶穴是在流纹岩、流纹斑岩基础上经水冲蚀、磨蚀形成的。

  新生代,东阳八面山一带曾是活火山,如今都已沉寂,形成八面型圆丘状火山锥。

  自中生代起,浦江从浩瀚大海隆起为陆地。这一时期的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塑造了仙华山等地雄奇秀险的奇妙景观,留下了分布广泛的火山岩。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大体呈红色,是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以及流水的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而在金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永康方岩丹霞地貌群。

  永康方岩山高400米,方圆约3000米,平底突兀,气势雄伟,酷似擎天方柱,故名方岩。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一系列地壳运动形成了永康盆地。中生代晚期到新生代间,结束红层沉积,盆地逐渐隆升,遭受侵蚀,最终形成了以方岩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群。其中,五峰书院廊穴是颇有特色的,岩体中的砂岩软弱部分被侵蚀,而砾岩胶结程度较好保留在原位未被破坏,形成了水平凹槽和岩穴,多数又以廊穴样式出现了。

  溶洞

  金华北山位于江绍断裂带边缘,地层中多断裂和裂隙,顺着这些裂隙,水流侵蚀地层中的灰岩,形成以溶洞为主的自然景观。北山溶洞群目前有多个已开发的特色溶洞,可以游玩。

  同时,金华溶洞群也是徐霞客到金华的游线的一部分。目前,徐霞客古道申遗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推进,金华作为徐霞客游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小码头、古子城、智者寺、羊甲山、鹿田村、双龙洞、冰壶洞等处。

  春节可以去看“龙行浙江”

  一亿年前,行走在浙江大地上的主角,不是人类,而是恐龙。如今,它们深埋在很深很深的白垩纪地层里。东阳、义乌等地都曾发现恐龙生活的痕迹,东阳博物馆也全面展示了恐龙生活的情景。而现在,金华博物馆正在举行龙行浙江展览,展品来自于浙江自然博物馆,展出的五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包括丽水浙江龙、天台镰刀龙、陆家屯鹦鹉嘴龙、吉兰泰龙、中国东阳龙。其中,吉兰泰龙、中国东阳龙都是正宗的“金华造”。春节期间,可以去看看这个有趣的恐龙展览,金华博物馆除夕至正月初三闭馆,其他时间开放。

  ◆穿越八婺历史人文

  “八婺古韵”展厅以金华历史脉络为主线,从万年上山文化,一直讲述到近代沧桑,展示了大量馆藏文物精品。展厅内布置了南宋市肆、婺州窑等众多复原场景,让参观者有时空穿越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如果要从这里出发,或许游玩的路线没有那么有趣,肯定会让你有另外的收获。

  上山文化

  浦江上山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这种新颖的地域文化被命名为“上山文化”。浦江上山文化遗址位于浦江县黄宅镇境内,而浦江博物馆也正在打造上山文化展馆。现在去可以看到一些上山文化的特色介绍,但想要了解更多,不妨等展馆正式推出。除了浦江,金华地区还有不少上山文化遗址。

  武义大公山遗址位于武义县大田乡大公山村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在山丘上取土烧窑时,挖掘出明显有打凿痕迹的石球等石器。大公山遗址是武义县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婺城区山下周遗址和青阳山遗址位于浙中偏西,地处金衢盆地。两者都离厚大溪不远。2009年,考古人员在发掘山下周时,发现了早期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陶器以夹炭陶为主,有大口盆、平底盘、圜底罐、双耳罐。在红衣夹炭中,发现有疑似稻谷的痕迹。专家根据这些出土器物认定,山下周遗址相当于上山遗址的晚期,距今9000年。

  永康找到了6处属新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遗迹,老胡爷山咀遗址、岙山遗址、庙山遗址、太婆山遗址、夏溪遗址、湖西遗址。老胡爷山咀遗址位于永康经济开发区河南村老胡爷山咀。岙山遗址位于永康江南街道上皇渡村枫树山,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夏溪遗址位于永康经济开发区夏溪村石溪头,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庙山遗址位于永康市经济开发区苏溪村,是迄今发现的浙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太婆山遗址位于永康市古山镇寺下湖村,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上山文化”类型,也是迄今发现的浙中地区海拔最高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婺州窑

  雅畈古街区位于金华市区的南郊,始于宋代,如今在雅畈古街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宅院府第、祠堂、殿厅、古井等明清建筑19处,包括国家级文保单位七家厅、县级文保单位将军殿、点将台。在汉灶古村,“缸巴墙”随处可见,这些窑片都是汉唐时期的汉灶婺州窑。汉灶村的傅家老宅、时家大院、“缸巴墙”等建筑古色古香、韵味独特,据说该村还将在现有古建筑的基础上迁建外地古建筑,打造风格各异的古建筑群。

  婺城区琅琊镇的铁店窑遗址是现存数百座婺州窑址群中唯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据考证均为北宋龙窑,共九座,烧制时间延续到元代,其中六座烧制青瓷,三座烧制乳浊釉瓷。窑址上林木茂盛,环境幽雅,有的窑床形制还依稀可辨,池塘边的瓷土层或许还能见到一些碎瓷片。

  土墩墓

  通常被认为是古越人的葬制,特点是不挖或浅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硬陶、原始瓷。

  东阳土墩墓群集中分布在江北街道、六石街道、巍山镇一带,现有5处保存较好,它们是祥湖石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园石墎洞山石室土墩墓、石宅银角山石室土墩墓、派园下马宅自然村前山土墩墓、古渊头峋界尖土墩墓。这些墓葬均坐落于小山之巅,作东西向,规模宏大。石角山、派园、银角山三座石室土墩墓墓室均由巨大的石块构筑而成,选用巨石多为板状、条状或方形,有的巨石长及数米,重达数吨,为其他地方石室土墩墓所罕见。现已探明的墓室平面有“凹”字形、“凸”字形和长条形三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朱宇婷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