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自婺城区、金东区、金华开发区和兰溪市的大学生村官代表携带上百种农产品走进婺城区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主动送年货到居民家门口吆喝。为方便广大市民,明月楼社区特意将吆喝地点设在江北金华银泰城A馆、B馆之间的通道口,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大学生村官牌”农产品引得众多市民前往选购。
“我相信他们吆喝的产品”
“来自古村落的蜂蜜,先尝后买,欢迎品尝!”在婺城区展位前,白龙桥镇天姆山村主任助理戴赟赟正在大声吆喝。1992年出生的戴赟赟是去年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官,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吆喝活动。“我家在汤溪镇寺平村,父母都是从业30多年的老蜂农,这些蜂蜜都是自己家里产的,绝对正宗,因为没有品牌,平时都是妈妈拿到附近村镇去卖,这次有这么好的平台,我就来试试看。”
正说着,一位姓金的市民过来品尝了一小杯蜂蜜:“这个蜜是真的,比较纯,给我来两瓶。”他告诉记者,自己喝了多年蜂蜜,基本能够辨别其真伪,要不是因为下雨天不方便拎,还想多买两瓶。
相邻展位上,婺城区蒋堂镇界首村书记助理赵嘉瑶正在向顾客推销番薯干,她指着一些番薯干表面的白霜说:“这是番薯本身所含的糖分,并不是长白毛,你们尽管放心购买。”市民郭美华一口气买下3包,她的小外孙女很喜欢吃番薯干:“我刚才尝了一块,这个番薯干比较软,适合给小孩子吃。这么冷的天,大学生村官们很辛苦,要给他们多捧捧场”。
“你的油豆腐怎么样?”在金华开发区罗埠镇大学生村官王淑丹的展位前,徐金香大妈一边选购一边还价。王淑丹耐心解释道:“我们的油豆腐在制作过程中不充水,里面是空心的,吃起来特别有筋道。”听了村官的解释,徐大妈爽快地掏出10元钱买下一袋,她告诉记者:“以前大学生村官在市区沃尔玛超市那边吆喝时,我去买过冻米糖、酱鸭,味道很不错,我相信他们吆喝的东西。”
“没想到还是不够卖”
金东区澧浦镇下宅村书记助理毛俊辉吆喝的是金华土年糕,他说:“我们上午9点半到场,年糕刚放下就开张了,半个小时卖出六七十斤,没想到这么受欢迎。”这是毛俊辉第二次参加吆喝农产品活动。去年,他带着40公斤年糕前往武义的吆喝活动现场叫卖,不到一小时所有年糕就被抢购一空;今年特意多备了些货,不料还是供不应求:上午10时40分,60多公斤土年糕已经卖完,他不得不联系村民尽快补货。
戴信珍是婺城区莘畈乡井下村的大学生村官,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参加吆喝农产品活动。他说,在农村特别是山区,村民们普遍缺少销售渠道,手里有土货却卖不出去,酒香也怕巷子深。“吆喝农产品活动在村民和市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将山里土货推广出来,既方便市民买年货,也能让村民增加收入。”
昨天,戴信珍吆喝的农产品中包括几坛猕猴桃酒,是村里一位村民自家酿的,这位村民家里条件不好,平时要照顾患病的妻子,根本没精力出来卖酒,这次托村官带来几坛,希望能够卖钱贴补家用。
在戴信珍的吆喝下,这些酒很快就有了销路。市民李秋福在询问了一番猕猴桃酒的酿造工艺和功效后,决定买一坛回去尝尝鲜,临走时,他还特意问戴信珍要了联系方式,说要介绍几个好友来购买。
“线上吆喝”提供更便捷服务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吆喝活动新增了“线上吆喝”形式,大学生村官们将各自的农产品放到网上销售,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婺城区塔石乡桃连村大学生村官伊晶吆喝的灰汁糕、金华的卜等小吃,在网上的销量均排在前列。2015年初,伊晶开始通过微信帮助村民卖土货,她说,今年的大学生村官吆喝新农村活动推出“线上吆喝”模式,令她非常惊喜:“我收获了一批优质客源,他们对产品的认可度也很高。希望今后能与‘金华购’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更多人知道在塔石还有那么多不容错过的土货。”
自大学生村官上线吆喝农产品以来,磐安县冷水镇白岩村支书助理杨校刚的手机便成了热线电话,最多时一天接到12个来电,均是想买他所吆喝的农产品,有的一买就是30箱,现在有些产品已经卖断货。他很感谢这次活动帮助其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愿意将更多原汁原味的农产品推荐给市民。
“线上吆喝”形式也得到市民的纷纷点赞。家住市区的张女士一口气买了400多元钱的黄牛肉,大学生村官接到单后,迅速就给发了货,而且非常新鲜。她说,现在的年轻人更习惯于在线上购物,线上吆喝农产品对他们非常具有吸引力,她非常期盼这样的活动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并提供更丰富的农产品。
市民纪先生也在线上买了3种产品,他告诉记者,平常在生活中,他便很注重选择原生态的食材,因此看到大学生村官们提供了那么多原生态的产品,他就想多买一些,一来支持这些年轻人,二来不用出门就能买到土货,真的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