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品展示。
园区内企业“格物三维”最新研发的大型3D打印机展示。
3D打印高峰论坛嘉宾演讲。
从国内第一家3D打印馆成立,汹涌而来的打印潮,和你我的关系在哪里?12月14日,由义乌科创园运营商浙大网新睿研主办的“3D打印体验周”拉开帷幕,本报记者带你了解这项前沿性的制造技术。
体验3D打印的魅力
近年来,我国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3D打印行业。自去年4月以来,义乌科创园就陆续引进4家3D打印企业和平台中心,其中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义乌3D打印工程应用中心还是浙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面的3D打印应用工程中心。
“就3D打印来说,我们园区已经形成了从材料、设备、服务、平台等一整套完整产业链。为了打通园区内企业上下游合作机会,增进相互了解,完善产业链,同时,也为促进企业与义乌市场的融合,加快义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战略产业健康发展,我们特地举办了这次3D打印体验周活动。”浙大网新睿研副总经理黄燕笑介绍。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科创园内将举办3D打印高峰论坛、3D小礼品DIY定制市民体验、3D打印产品展览以及邀请义乌高校学生和社会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观考察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3D打印技术,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项技术中来,碰出火花,实现共赢。”
3D打印和我们的关系
在3D打印高峰论坛上,杉帝科技CEO虞洋、筑真科技CEO骆处默、格物三维CEO金昭和广州3D打印工程应用中心负责人何洋分别向大家讲述了3D打印的历史、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何洋说,对普通民众来说,3D打印似乎是突然“从天而降”的“神一般的存在”。但对于行业来说,这其实就是未来会有大增长的民用领域市场。目前国外桌面型3D打印机已进入家庭、小学,国内主要是高校、设计师购买;在面向民用市场的个性化定制方面发展蓬勃,而在国内尚属于起步阶段。
“3D打印已经走进家庭,确实,只是你愿不愿意将它‘带’回家。”金昭说,生活中所能见过的各种装饰、生活用品都可以3D打印,耳环、玩具飞机、马克杯、门把、iPhone壳、鞋等。
除了家庭使用,对3D打印大潮,很多人认为是第四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到来。骆处默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应用。“就企业而言,3D打印技术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更精确的产品验证,更发散、更新颖的创新设计,减少开模和后期生产中的不必要损失,以及实现小批量、特殊产品的制作。”何洋说。
但是,虞洋同时表示,目前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还有诸多瓶颈,如材料、设备、成本等问题。在国内的民用3D打印应用,也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3D打印市场仍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培育,我们更希望的是培养人们对于3D打印的认识。”虞洋表示,也许当市场发展成熟后,相应的材料、成本都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就像互联网一样,随着其迅速的发展,各种应用随之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