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外来务工者免费理发。
发型师团队与外来务工者结下兄弟情谊。
香山路人力资源市场南侧有一间别样的理发室,没有华丽的店面,也没有时尚的配搭,但有浓浓的人情味,这就是“阿光发艺免费服务点”。这个服务点设立于2005年,10年来一直为外来务工者免费剪发、烫染。在大家心中,它不仅是理发室,更是一个传递温暖的“爱心屋”。
免费理发“传递温暖”
免费理发室创办者阿光作为义乌美发业资深的发艺师,似乎已成为义乌时尚界的代名词之一,能请阿光亲自做一次头发,对于很多时尚男女来说是件“很潮”的事。阿光以义乌为创业基地,从默默无闻的剃头匠到国际级美容美发大师,他的发型机构连锁店也已遍布全省各地。
2005年夏天,阿光和朋友一起到人力资源市场招工,看见满大街都是应聘者,人头攒动,尤其是那些头发凌乱、眼神茫然、一脸无助的务工人员,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是开小店出生,深知外来人员的艰辛,能不能利用自身特长,给外来务工者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能顺利找到工作呢?”阿光说,外表是人的第一印象,还是给他们义务理发吧,从“头”改善务工者形象,对他们应聘肯定有帮助。
说干就干,阿光马上在人力资源市场附近租下一间小店铺,开始“传递温暖”。由于店铺到期,理发室几次搬迁。后来人力资源市场管理部门给予支持,为他提供了市场边的一间铺面,“爱心理发室”终于有了固定场所,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阿光对自己的爱心之举轻描淡写,十分低调。他说:“义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离不开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挥汗如雨,给他们免费理个发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以后我们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小善举彰显城市大爱
上午9点,免费理发室准时开门。走进理发室,里面有9个座位,分成两排,其中3个用于烫染、6个用于理发,水槽、镜子一应俱全。屋里很快就坐满了人,洗、剪、吹、刮、染,发型师技艺娴熟,只花了十几分钟,第二拨人又坐了上来。
娄德顺洗完头发安静地坐着等待发型师。他来自江西乐平,在义乌打零工,过段时间就要回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这是他一年里第二次到此理发。“在其他店里剪发至少要5元、10元,没有工作的时候吃饭都尽量节省,更不用说花钱理发了。”对着镜子,他露出腼腆的笑容,“平时都4个多月理一次发,要等到头发长得不能再留了才去剪,为的是节省点钱。”
看见有人在门口张望,发型总监阿道立刻迎上前热情招呼:“要理发吗?进来吧,免费的。”阿道在2007年就被阿光派到这里负责打理免费理发室,“多年坚持不懈,这个理发室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们的发型师们奉献了爱心,也收获了很多感动”。
按规定,阿光发型机构下属连锁店的所有发型师,每人每年至少要花10天时间在这个理发室做义工,包括阿光旗下的200余名总监、首席、督导、高级发型师,工作时间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虽然是免费,但我们都严格按连锁店标准规范服务,有很多务工者都是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地出去。”对这点,阿道很欣慰,一直来每天进门理发的务工者少则50余人,多则上百人。
10年来,到这个理发室享受过免费服务的人已数不胜数。很多已经在企业上班的务工者,还一直怀念着那份温暖,经常会从老远的地方赶来理发,有的特意过来送水送物,对当初得到关爱表示感谢。“这就是爱心传递温暖的友谊。”阿道坦言,“能为外来务工的兄弟朋友服务,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外表形象,看到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地离开,我们也特别开心。”
阿光的义举已在外来务工者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们带团队的诚信服务更得到了社会的认可。12月11日,阿光发艺美容中心被授予“浙江省商贸流通业诚信示范企业”称号,这是义乌唯一入围的企业,也是全省发艺美容行业唯一入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