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图片>乌伤百态 正文

屋顶的雨水值多少钱——一幢“海绵住宅”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5-11-19 09:46:3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方星梁 金烨

  海绵住宅

  江东街道西陈村有一幢绿意浓浓的住宅,被誉为“海绵住宅”。它层层筑有水池,层层构成花园,墙墙吐出青翠,一年四季水果蔬菜不断,万紫千红争艳,就像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仙境美景……

  屋顶的荷花(摄于2012年夏季)

  一幢房子一个梦:打造“世外桃源”

  人们知道,雾霾天用它的灰幕,遮掩了本来湛蓝的天空,骑一回自行车,行人的脸上便会沾满油腻;各地不断拓宽延长的道路,到处开发建设的住宅,收缩着原本存在的绿色———面对这种现象,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忧虑。作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盛秀其、吴惠香夫妇,学的都是园艺绿化,决心发挥自己的专长,描绘和构筑“生态住宅”蓝图,从打造一幢独特的房子着手,来圆自己的“世外桃源”安居乐业梦。

  这幢“世外桃源”的生态住宅建于2010年。房屋屋顶及檐沟都铺上了泥土,成了“耕地”;阳台也堆着泥土后再铺上地板,又“垦造”了“耕地”;四周墙体作为下挂绿色植物的垂直“畦面”。整个建筑充分考虑园艺绿化、雨水循环、土地利用等因素,实现了土地、水系、墙体、屋顶、阳台等综合利用。开始时,这幢生态住宅被叫做“会呼吸的房子”,它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就像一个天然氧吧。屋顶、墙体都种上蔬菜、瓜果、凌宵花等园艺植物。

  路过的人纷纷驻足参观这幢生态住宅。有的说:“大家都住在钢筋水泥的‘碉堡’里,能够住在这里,简直是‘世外桃源’。”有的说:“房子值多少钱,也许可以用数字来表现,但是我们生活周围的清新空气值多少钱,是无法用金钱计算的。”

住宅内的水池

  一幅绘画一支歌:屋外泉水叮咚响

  一幢钢筋水泥的房子,是留不住流动的水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生态是一句空话。这幢房子配备现代化的自动控制喷射体系,非常方便自动灌溉。

  记者参观时发现,这幢生态住宅的屋顶、阳台、墙体上,共建造了7座水池,构筑了3套水资源利用系统。其一,自来水系统,供生活饮用。其二,屋顶水利用系统,收集起来的雨水,自然流经各层,滋润各层蔬菜、水果、花草植物及滋养鱼类,最终流到地下水池,作为抗旱时补充使用;而雨水充沛时节,屋顶雨水可以通过管道贮存于地下水池。其三,地表水利用系统,收集屋外地表水,储藏于地下水池,自动控制“释放”抽到屋顶后利用。

  记者踏进这幢“绿野仙居”,仿佛在山水画里旅游。虽然是秋末初冬,仍然绿意浓浓。屋顶,大白菜、大蒜、菠菜等长得郁郁葱葱,多余的水汇聚到水池中。屋顶与三楼的阳台上,两股水流漫泻下来,叮咚作响,仿佛两支悦耳的歌曲,落在鲤鱼畅游的水池。

  记者看到,这幢占地126平方米、楼高三层半的房子,俨然成为都市里的“空中田园”,也像一棵以“绿色房子”为躯体的伟岸的大树。整幢房子层层筑水池、层层成花园、墙墙吐青翠,成为一幢名副其实的“绿野仙居”立体画作。

  有关专家测定表明,这幢楼相当于新增土地种植面积100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400平方米;天然雨水年循环利用300多立方;盛夏季节,房屋夏季顶楼降温可达3至5度……节水、节能、增绿、生态,既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会呼吸的房子”成为“会吸水的房子”。“海绵住宅”渐渐成型。

屋顶的蔬菜和花卉(摄于2012年夏季)

  “海绵住宅”搭上“互联网+”快车

  屋顶的雨水值多少钱?墙面的绿化、屋顶的瓜果蔬菜,或许可以给你答案。对此,盛秀其的妻子吴惠香最有体会:“今年种植的西瓜、丝瓜、葫芦、茄子等瓜果蔬菜就有15种,吃也吃不完。”

  2012年6月,本报图文并茂地报道了这幢住宅。报道很快引起轰动,北京、杭州、金华甚至西北地区的新闻媒体纷至沓来,对此予以报道。有的媒体不惜版面,绘出结构图,利用整个版面进行解剖式报道。

  2012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等十余位科学家给盛秀其的实验作出了“绿色、低碳、生态”、“空中花园”等评价。2013年,这幢住宅还荣获“一种建筑物屋顶及墙面的整体绿化系统”的专利。

  近年来,一些村庄在旧村改造时充分借鉴了这幢住宅的做法。如,江东街道东新屋村一次组织了80多人前来参观,许多人参观之后在自家屋顶种植了花卉、果蔬等植物。一些企业主参观后,在厂房屋顶利用水系统等技术,进行全面绿化。

  这幢住宅引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人士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前来联系,要求介绍建造经验。今年年初,盛秀其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搭上“互联网+”快车,方便提供技术指导、交流推广经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海绵住宅”技术,搭上“互联网+”快车,这幢“海绵住宅”被视为一个生态住宅的成功案例,传播借鉴到广东广州、启东等地。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朱宇婷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