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小学生们都要享受长长的假期。但在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同时,令家长头疼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大人工作的时候,孩子交给谁来看管?有些家长选择将孩子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管,有的雇用专业看管孩子的保姆,有的则选择将孩子送到夏令营里。
今年8月初,绣湖小学四(6)班的5个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下,住进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磐安深山窝,开始了近20天的“世外桃源式”生活。
突发奇想,家长自发组织别样“夏令营”
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很难习惯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的生活,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也一样。但是,来自我市绣湖小学的几位家长,突发奇想要带孩子去体验离开网络、离开电视、离开任何现代电子产品的深山蜗居生活。
早在7月初,5名家长就根据朋友介绍和网络搜寻,前往湖南娄底最偏远的山区考察新化县的“一字界小学”,但终因路途过于遥远、山路过于崎岖而放弃。7月中下旬,通过微信朋友圈观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北纬30°·中国行》栏目,发现了“磐安大皿:千年古村的悠闲生活”,一路探寻过去,找到了一个名为“三角元”的村子,便决定把孩子送到那里去过上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现在的“三角元”村,已经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村庄,因为曾经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已经下山移民到山脚,重新建立了一个名为“横山”的村子。目前,山上只住了一对老夫妻和一个68岁的阿婆,偶尔有一个年逾七旬的老者会回到村子里,打理他那些瓜果蔬菜。
横山村位于磐安县双峰乡北部,是典型的下山移民村,村中现有农户38户,人口114人,他们大多是从三角元移民至此。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捷,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横山小村已经迎来了崭新的生活。这里的农家乐在上海、杭州一带小有名气。每年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城里人前来这个沿溪而建,枕河而居的小山村消暑度假。所以,从横山村往外走,到哪儿都十分方便,到义乌城里也就一个小时上下,交通极为便利。
深山的世界,是一个具有魔力的世界
但是,从横山村一路探幽觅径,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顺着清澈的淙淙小溪步行一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围绕着青松翠柏的三角元村。这里是个深山坳,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电视频道,没有因特网,只有满眼的翠绿和一排排乌黑的木结构瓦房,以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山泉。晚上,可以搬个凳子坐在屋外数星星,可以在丝瓜架下捕捉萤火虫,可以倾听阵阵松涛声和纺织娘的“唧唧”鸣叫。到了夜半万籁俱寂时,又能听到老伯敲起梆子,嘴里喊起“哦哦哦———呵”的赶野猪声,夜夜如此。这一切,对于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一个传说中的离奇世界。
8月6日,孩子们上山,平时由两个家长轮流陪同。到了周末,所有家长基本上都会放下手中工作,一起来到山里陪孩子。据称,这样的生活将持续到8月23日。
每一天,在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都要徒步近4个小时往返于山林之间。这时候,哪怕山脚小店的一支雪糕,都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巨大动力。长途跋涉之后,家长也第一次看到了孩子狼吞虎咽的模样,甚至连桌角的一粒米饭也不放过。
偶尔,有一两个孩子需要整牙或其他例行预约的事务需要下山一两天,但没等办完事情,孩子们就会着急催促父母赶紧把自己送上山。因为山里的小狗、兔子和小伙伴们都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心。而山里清洌洌的山泉、适宜的气温,更是给了家长巨大的吸引力,只要在山上呆上那么三四天,回到城里就会感觉浑身不自在。难怪在家长们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在打趣说这是带着孩子在度假。
深山的经历,是一次难忘的磨练
早起洗衣劈柴,成了孩子们的例行公事,而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着完成,任何家务活,都成为一种乐趣。有的孩子不习惯没有抽水马桶大小便,最终在三五成群的野外施放中,神奇的发现人类的排泄物还能被大自然很快的分解掉;给农民老伯剥玉米的过程中,看见一条白色的小虫偷偷的从玉米芯里冒出一个小黑头出来,开始还是一惊一乍的,到后来也就慢慢习惯了,几个孩子齐动手,一剥就是一箩筐。
当然,孩子们的到来,也给山上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乐趣。孩子们借住的老婆婆家,两层的小阁楼楼上楼下住下五六个孩子和一群猫狗小兔子等动物之后,一下子闹腾了起来。有时候一副“三国杀”纸牌,或者几只小盒子,就能让孩子们玩上几个小时。在日夜相处中,孩子们不断磨合,懂得了谦让和包容。而老婆婆和她的两位邻居,则从孩子手中吃到了有生以来第一串烤羊肉串、第一瓶芦荟酸奶,和孩子们作伴,心中乐开了花。
对山上的老婆婆来说,平生第一次听说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水。一节电池废弃后,会使一平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这时候,孩子们又成了山上的“环保宣讲员”,和老婆婆一起把所有的废旧电池和沿路的塑料瓶收集起来,带下山,不留污染在山上。
最难忘的,是一次次深山历险。三角元村位于深山坳,两条小溪从南北两侧绕村而过,沿着小溪溯源而上,能够到达海拔落差300余米的山顶。周末,在爸爸的带领下,孩子们每人拿一根竹竿,开始了一场短途探险。一路上,蚊子很多,还不时能够看到千足虫和各类叫不上名字的小虫。由于常年没有人行走,台风过处,倒下的大竹子时不时挡住去路,更可怖的是,一旦侵犯了马蜂的领地,马蜂就会倾巢而出,遇人便咬。孩子们生平第一次尝到了被蜂蛰的痛苦。但到了次日,孩子们又会乐此不疲地开始第二次同样的探险,只不过会变得更加警惕,更加勇敢。
大伙齐动手包饺子,改善伙食
聚在一起做作业
这样的“夏令营”,能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
原绣湖小学副校长,现任后宅小学校长陈永福说,暑期长假里,在家长的安排下,小学生会参加各类夏令营活动,其中有体育类、探险类、航模比赛类、语言学习类等等。这些夏令营有的在国内举行,有的是国际性质的。但是,抛开种类的不同,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可以促进孩子身体和情感的发展。陈永福认为,只要能够让孩子去放松娱乐,而不是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都应该算是一次成功的“夏令营”。
陈永福听了家长的介绍,结合他个人对夏令营活动的看法,给这次活动总结出四大优点:
一是激发了优良精神,比如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陈永福认为,在童年及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吃苦,学会与小伙伴培养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二是提高了孩子独立自主能力。孩子们在离开父母的山里生活,会逐渐学会自己做决定,并且承担起平日里家长帮其承担的责任。
三是以实践的方式学习,而不只是在学校的理论学习。活动中,大家需要动手做事情,亲身参加活动,跟山里人打交道,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算得上是孩子们一生中美好的历程。
四是能够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家庭的重要性,会明白家人、朋友,乃至家里舒适环境的重要性。陈永福说,作为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是比较赞成开展这类活动的,他觉得这类别开生面的夏令营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可和自信,这些对于儿童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品质。